-
快速问诊,为避免网络不稳定,可通过下方进行在线交流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国家关爱妇女儿童的重要举措,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重大意义。
答: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艾滋病病毒(HV病毒)引起,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缺失更新换代免疫功能。因此,感染者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恶性肿瘤,病死率高。
答:H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
答:
1、性接触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的性行为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
2、血液传播: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和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都可传染艾滋病。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答:被H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从HV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潜伏期可6个月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
①频繁腹泻和食欲减退
②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③疲倦、体重迅速下降
④反复发热和盗汗
⑤皮肤紫斑和口腔白斑
答:日常接触不传播(日常包括:一起洗浴、游泳、咳嗽、打喷嚏、握手、拥抱、共用电话,共用钱币,共用碗筷,共用被褥,共用则所,一起劳动等)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虫咬不传播。
答:
1、洁身自爱、拒绝不安全性行为
2、正确使用安全套
3、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4、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刀或其他针刺器械
5、安全输血
6、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非意愿妊娠
答:可以生健康的宝宝,但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艾滋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孕期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婴儿出生后及时规范治疗和人工喂养,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答:所有孕产妇在孕期可接受一次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服务。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均可免费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可以获得分娩补助,婴儿可免费接受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和抗体检测服务,尽早知道婴儿感染状态,并可获得人工喂养的补助。
答: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危害害很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可引发多种器官损害,如果梅毒孕产妇没有及时治疗,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答:早期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红色结节;随后会出现全身对称性红色皮疹,多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感染两年以上,可发生多个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先天梅毒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眼、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隐性梅毒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需要尽早检测,尽早预防母婴传播。
答: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答:确诊梅毒要到正规医院做血清学检测。发生多性伴侣和男男性行为者、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定期检测,孕产妇应常规进行梅毒检测以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梅毒患者应尽早告知性伴到医院做检测。
答:梅毒是可以治愈的,首选长效青霉毒治疗。梅毒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和接受医生随访。怀孕妇女应尽早接受梅毒筛查;已患梅毒的孕妇应尽早接受规范的治疗和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感染梅毒。
答:
①守性首选,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②正确使用避孕套
③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④提倡婚前、孕前、孕早期进行梅毒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先天梅毒发生的。
答:可以。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测和规范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婴儿出生时接受规范的预防性治疗,梅毒母婴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
答:所有孕产妇在孕期可接受一次免费的检测服务,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的婴儿均可免费接受治疗,还可获得分娩补助。
答:乙型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HBV是一种DNA病毒,是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深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
-20℃中可保存15年。
答: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血液,造成感染,主要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性传播④消化道传播。
答:乙肝病毒感染妇产科所生婴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目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最有效的途径。
疫苗接种全程需要接种3针
①出生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②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③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
答:所有孕产妇在孕期可接受一次性免费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服务,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可免费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